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首先是一所屬于省政府公辦本科學校,該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。根據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在各省發(fā)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,我們可以知道,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是一本高校,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創(chuàng)建于1958年,是我國創(chuàng)辦較早的高等中醫(yī)藥院校之一,兩次入選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,是福建省“一流大學”建設高校。學校設有13個學院(部),2個研究院;有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,有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、臨床醫(yī)學、藥學、中藥學、護理學、醫(yī)學技術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。

| 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/選科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22 | 北京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 | 536 | 19191 |
| 2021 | 北京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 | 521 | 20782 |
| 2020 | 北京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 | 542 | 19396 |
| 2019 | 北京 | 文科 | 本科 | 518 | 6823 |
| 2022 | 天津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A | 558 | 22886 |
| 2021 | 天津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A | 544 | 23985 |
| 2020 | 天津 | 綜合(物 或 化 或 生) | 本科A | 557 | 23695 |
| 2019 | 天津 | 理科 | 本科A | 487 | 19688 |
| 2022 | 山西 | 理科 | 本二A | 445 | 71646 |
| 2021 | 山西 | 理科 | 本二A | 487 | 44395 |
| 2020 | 山西 | 理科 | 本二A | 510 | 48570 |
| 2019 | 山西 | 理科 | 本二A | 471 | 55406 |
| 2022 | 山西 | 文科 | 本二A | 502 | 9919 |
| 2021 | 山西 | 文科 | 本二A | 519 | 10659 |
| 2020 | 山西 | 文科 | 本二A | 533 | 7524 |
| 2019 | 山西 | 文科 | 本二A | 527 | 9111 |
| 2022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05 | 102463 |
| 2022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52 | 53014 |
| 2022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67 | 38366 |
| 2021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470 | 115899 |
| 2021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32 | 54004 |
| 2021 | 江蘇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43 | 43955 |
| 2020 | 江蘇 | 理科 | 本二 | 348 | 80833 |
| 2019 | 江蘇 | 理科 | 本二 | 345 | 74258 |
| 2022 | 浙江 | 綜合 | 1段 | 581 | 70001 |
| 2021 | 浙江 | 綜合 | 1段 | 579 | 65220 |
| 2020 | 浙江 | 綜合 | 1段 | 597 | 50529 |
| 2020 | 浙江 | 綜合 | 2段 | 586 | 61800 |
| 2019 | 浙江 | 綜合 | 1段 | 598 | 49974 |
| 2019 | 浙江 | 綜合 | 2段 | 586 | 61727 |
| 2022 | 安徽 | 理科 | 本二 | 488 | 99477 |
| 2021 | 安徽 | 理科 | 本二 | 488 | 89167 |
| 2020 | 安徽 | 理科 | 本二 | 512 | 85657 |
| 2019 | 安徽 | 理科 | 本二 | 498 | 75289 |
| 2022 | 安徽 | 文科 | 本二 | 522 | 21935 |
| 2021 | 安徽 | 文科 | 本二 | 558 | 22890 |
| 2020 | 安徽 | 文科 | 本二 | 541 | 20083 |
| 2019 | 安徽 | 文科 | 本二 | 550 | 18652 |
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469 | 29674 |
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08 | 16440 |
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30 | 10657 |
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32 | 10242 |
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10 | 16059 |
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517 | 14181 |
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522 | 12893 |
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32 | 10653 |
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35 | 9977 |
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494 | 55469 |
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500 | 52080 |
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508 | 47597 |
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28 | 36841 |
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34 | 33864 |
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495 | 55694 |
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496 | 55191 |
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本科 | 507 | 49724 |
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本科 | 518 | 44171 |
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24 | 41189 |
| 2020 | 福建 | 理科 | 本科 | 474 | 55242 |
| 2020 | 福建 | 理科 | 本科 | 507 | 40749 |
| 2019 | 福建 | 理科 | 本一 | 493 | 35152 |
| 2019 | 福建 | 理科 | 本二 | 454 | 53905 |
| 2020 | 福建 | 文科 | 本科 | 510 | 14941 |
| 2020 | 福建 | 文科 | 本科 | 542 | 8332 |
| 2019 | 福建 | 文科 | 本一 | 550 | 7248 |
| 2019 | 福建 | 文科 | 本二 | 513 | 15605 |
| 2022 | 江西 | 理科 | 本二 | 510 | 51524 |
| 2021 | 江西 | 理科 | 本二 | 524 | 45049 |
| 2020 | 江西 | 理科 | 本二 | 532 | 45706 |
| 2019 | 江西 | 理科 | 本二 | 530 | 35580 |
| 2022 | 河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04 | 128203 |
| 2021 | 河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15 | 121053 |
| 2020 | 河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49 | 104116 |
| 2019 | 河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02 | 107111 |
| 2022 | 河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25 | 24695 |
| 2021 | 河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53 | 25867 |
| 2020 | 河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57 | 21554 |
| 2019 | 河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35 | 22657 |
| 2022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08 | 57414 |
| 2022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24 | 46195 |
| 2022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(化或生)) | 本科 | 541 | 35050 |
| 2021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21 | 56500 |
| 2021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28 | 52822 |
| 2021 | 湖北 | 物理(物理+(化或生)) | 本科 | 546 | 43016 |
| 2020 | 湖北 | 理科 | 本二 | 516 | 57736 |
| 2019 | 湖北 | 理科 | 本二 | 420 | 102607 |
| 2022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419 | 157133 |
| 2022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32 | 44145 |
| 2022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41 | 37551 |
| 2021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30 | 54792 |
| 2021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45 | 42980 |
| 2021 | 湖南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 | 本科 | 553 | 37165 |
| 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31 | 54755 |
| 2019 | 湖南 | 理科 | 本二 | 494 | 62716 |
| 2022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46 | 75735 |
| 2022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70 | 47244 |
| 2022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學)) | 本科 | 570 | 47490 |
| 2021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化學) | 本科 | 545 | 75095 |
| 2021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不限) | 本科 | 566 | 52801 |
| 2021 | 廣東 | 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學)) | 本科 | 568 | 50670 |
| 2020 | 廣東 | 理科 | 本科 | 544 | 60306 |
| 2019 | 廣東 | 理科 | 本科 | 506 | 64828 |
| 2022 | 廣西 | 理科 | 本二 | 455 | 58737 |
| 2021 | 廣西 | 理科 | 本二 | 480 | 47914 |
| 2020 | 廣西 | 理科 | 本二 | 364 | 121918 |
| 2019 | 廣西 | 理科 | 本二 | 501 | 41201 |
| 2022 | 廣西 | 文科 | 本二 | 489 | 23360 |
| 2021 | 廣西 | 文科 | 本二 | 533 | 9550 |
| 2020 | 廣西 | 文科 | 本二 | 501 | 9619 |
| 2019 | 廣西 | 文科 | 本二 | 520 | 9196 |
| 2022 | 重慶 | 物理 | 本科 | 521 | 32510 |
| 2021 | 重慶 | 物理 | 本科 | 557 | 32890 |
| 2020 | 重慶 | 理科 | 本二 | 509 | 37752 |
| 2019 | 重慶 | 理科 | 本二 | 479 | 63016 |
| 2022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505 | 93568 |
| 2021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521 | 82994 |
| 2020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529 | 81375 |
| 2019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539 | 85690 |
| 2022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536 | 20035 |
| 2021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536 | 20879 |
| 2020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526 | 18144 |
| 2019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539 | 18456 |
| 2022 | 貴州 | 理科 | 本二 | 409 | 82725 |
| 2021 | 貴州 | 理科 | 本二 | 446 | 55346 |
| 2020 | 貴州 | 理科 | 本二 | 474 | 48742 |
| 2019 | 貴州 | 理科 | 本二 | 456 | 52878 |
| 2022 | 貴州 | 文科 | 本二 | 513 | 21452 |
| 2021 | 貴州 | 文科 | 本二 | 545 | 12739 |
| 2020 | 貴州 | 文科 | 本二 | 545 | 9883 |
| 2019 | 貴州 | 文科 | 本二 | 537 | 10764 |
| 2022 | 云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01 | 48039 |
| 2021 | 云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24 | 36156 |
| 2020 | 云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38 | 33351 |
| 2019 | 云南 | 理科 | 本二 | 516 | 42040 |
| 2022 | 云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65 | 15443 |
| 2021 | 云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69 | 10766 |
| 2020 | 云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55 | 10519 |
| 2019 | 云南 | 文科 | 本二 | 561 | 9571 |
| 2022 | 甘肅 | 理科 | 本二 | 434 | 37582 |
| 2021 | 甘肅 | 理科 | 本二 | 440 | 34827 |
| 2020 | 甘肅 | 理科 | 本二 | 459 | 35390 |
| 2019 | 甘肅 | 理科 | 本二 | 470 | 36919 |
| 2022 | 甘肅 | 文科 | 本二 | 483 | 8196 |
| 2021 | 甘肅 | 文科 | 本二 | 500 | 8428 |
| 2020 | 甘肅 | 文科 | 本二 | 525 | 7072 |
| 2019 | 甘肅 | 文科 | 本二 | 521 | 7364 |
| 2022 | 新疆 | 理科 | 本二 | 403 | 17149 |
| 2021 | 新疆 | 理科 | 本二 | 422 | 15484 |
| 2020 | 新疆 | 理科 | 本二 | 433 | 16813 |
| 2019 | 新疆 | 理科 | 本二 | 450 | 16705 |
| 專業(yè)序號 | 專業(yè)名稱 | 年份 | 錄取省份 | 科目/選科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22 | 12893 | |
| 1 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22 | 12893 |
| 2 | 藥物制劑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23 | 12672 |
| 3 | 康復物理治療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24 | 12416 |
| 4 | 藥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25 | 12198 |
| 5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32 | 10653 |
| 6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32 | 10653 |
| 7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33 | 10414 |
| 8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33 | 10414 |
| 9 | (5+3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68 | 4258 |
| 10 |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35 | 9977 |
| 11 | (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10 | 16059 |
| 12 | (閩臺合作3+1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康復治療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517 | 14181 |
| 13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11 | 47657 |
| 14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18 | 44171 |
| 15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18 | 44171 |
| 16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19 | 43673 |
| 17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21 | 42683 |
| 18 | (5+3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545 | 31104 |
| 19 | 康復物理治療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07 | 49724 |
| 20 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07 | 49724 |
| 21 | 藥物制劑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09 | 48681 |
| 22 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10 | 48177 |
| 23 | 藥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22 | 42165 |
| 24 | 中醫(yī)骨傷科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24 | 41189 |
| 25 | 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24 | 41189 |
| 26 |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25 | 40710 |
| 27 | 中藥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25 | 40710 |
| 28 | 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38 | 34452 |
| 29 | (閩臺合作3+1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康復治療學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495 | 55694 |
| 30 | (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醫(yī)學影像技術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496 | 55191 |
| 31 | (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496 | 55191 |
| 32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42 | 8332 |
| 33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42 | 8332 |
| 34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44 | 7986 |
| 35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46 | 7622 |
| 36 | (“5+3”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65 | 4784 |
| 37 | (閩臺合作“4+0”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文科(-) | 510 | 14941 |
| 38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459 | 61999 |
| 39 | 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7 | 40749 |
| 40 | 中藥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7 | 40749 |
| 41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7 | 40749 |
| 42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8 | 40324 |
| 43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8 | 40324 |
| 44 | 中醫(yī)骨傷科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8 | 40324 |
| 45 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8 | 40324 |
| 46 | 藥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9 | 39893 |
| 47 | 藥物制劑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9 | 39893 |
| 48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09 | 39893 |
| 49 | 康復物理治療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10 | 39476 |
| 50 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11 | 39050 |
| 51 | (“5+3”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47 | 24954 |
| 52 | 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550 | 23867 |
| 53 | (閩臺合作“4+0”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472 | 56096 |
| 54 | (閩臺合作“3+1”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康復治療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475 | 54805 |
| 55 | (閩臺合作“4+0”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醫(yī)學影像技術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(-) | 481 | 52168 |
| 56 | 藥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57 | 藥物制劑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58 | 康復治療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59 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60 | 康復物理治療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61 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62 | (5+3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3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4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5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6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7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68 | 制藥工程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69 |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70 | 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71 | 中醫(yī)骨傷科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72 | 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73 | 中藥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- | - |
| 74 | (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) | 494 | 55469 |
| 75 | 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醫(yī)學影像技術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(物理+選考化學) | 500 | 52080 |
| 76 | 藥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77 | 藥物制劑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78 | 康復治療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79 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80 | 康復物理治療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81 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選考化學) | - | - |
| 82 | (5+3一體化)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83 | 中醫(yī)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84 | 針灸推拿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85 | 護理學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86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- | - |
| 87 |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(選考化學或生物)) | 530 | 10657 |
| 88 | (閩臺合作4+0,具體詳見招生章程)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歷史(歷史+不限選考科目) | 508 | 16440 |
| 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 | 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院;緦傩 | |
| 創(chuàng)建時間 | 1958年 | |
| 院校性質 | 公辦 | |
| 院校類型 | 醫(yī)藥 | |
| 率屬于 | 省政府 | |
| 是否是211 | 否 | |
| 是否是985 | 否 | |
| 是否是雙一流 | 否 | |
| 本科/專科 | 本科 | |
| 省/市 | 福建 | |
| 碩士點 | 一級學科碩士點:7 | |
| 博士點 | 一級學科博士點:2 | |
| 院校地址 | http://www.fjtcm.edu.cn/ | |
| 招生電話 | ["0591-22861003","0591-22861250","0591-22861276"] | |
| 招生網址 | https://zsb.fjtcm.edu.cn/ | |
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創(chuàng)建于1958年,是我國創(chuàng)辦較早的高等中醫(yī)藥院校之一,兩次入選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,是福建省“一流大學”建設高校。學校設有13個學院(部),2個研究院;有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,有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、臨床醫(yī)學、藥學、中藥學、護理學、醫(yī)學技術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,有中醫(yī)、中藥學、藥學、護理等4個碩士專業(yè)學位類別;有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;有中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骨傷科學、針灸推拿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臨床醫(yī)學、藥學、中藥學、藥物制劑、制藥工程、市場營銷、護理學、公共事業(yè)管理、醫(yī)學影像技術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康復治療學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、健康服務與管理、聽力與言語康復學、康復物理治療、康復作業(yè)治療等20個本科專業(yè)。現(xiàn)有全日制在校生1.2萬多人,其中研究生2400多人。學,F(xiàn)有教職醫(yī)護員工(含4所直屬附屬醫(yī)院)6000人,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約1000人;擁有1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、1名國醫(yī)大師、3名全國名中醫(yī)、2名國家中醫(yī)藥傳承與創(chuàng)新“百千萬”人才工程(岐黃工程)岐黃學者、2名“全國中醫(yī)藥杰出貢獻獎”獲得者、6名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(其中中醫(yī)學類專業(yè)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、中西醫(yī)結合類專業(yè)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);擁有一批“百千萬”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、國家和衛(wèi)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、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、國家級名老中醫(yī)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、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(yī)、全國優(yōu)秀教師等。2002年和2007年,學校先后兩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評估中獲得“優(yōu)秀”。2010年12月,中醫(yī)學通過教育部試點專業(yè)認證。2016年,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,康復物理治療(PT)和康復作業(yè)治療(OT)分別通過世界物理治療聯(lián)盟(WCPT)、世界作業(yè)治療聯(lián)盟(WFOT)國際教育標準認證。2017年5月,中藥學通過教育部專業(yè)認證。2019年3月,護理學通過教育部專業(yè)認證。2020年3月,臨床醫(yī)學通過教育部專業(yè)認證。目前,學校擁有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、4個國家級專業(yè)、1個國家級專業(yè)綜合改革試點、2項國家級卓越醫(yī)生(中醫(yī))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改革試點項目、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、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創(chuàng)新實驗區(qū)、6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、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、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、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、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、1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、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,133個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,178個國家級、省級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訓練計劃項目。主編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教材60部。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2項,省級特等獎5項、一等獎12項、二等獎14項。學校有20個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重點學科,中西醫(yī)結合、中醫(yī)學2個福建省A類高峰學科,中藥學、護理學、藥學3個福建省高原學科,臨床醫(yī)學、管理學2個福建省應用型學科。臨床醫(yī)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%行列。有2個國家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地方聯(lián)合工程研究中心,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, 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,1個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中醫(yī)康復研究中心,3個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,8個國家(局級)三級科研實驗室,1個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中醫(yī)藥文獻檢索中心,4個省級“2011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”,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,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,2個省級大數據研究所,18個省級各類重點實驗室、基地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。先后有743項科研成果受到國家和省市等各級獎勵,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,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(科普類)二等獎1項。學校進一步推進科技創(chuàng)新,加大科研投入,共承擔科研課題2736項,其中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(fā)計劃、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(chuàng)制科技專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(lián)合基金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66項。學校有4所直屬附屬醫(yī)院,其中附屬人民醫(yī)院是國家中醫(yī)臨床研究基地,附屬第二人民醫(yī)院是國家中醫(yī)藥傳承創(chuàng)新工程重點中醫(yī)醫(yī)院,附屬第三人民醫(yī)院是國家級中醫(yī)藥高層次人才培養(yǎng)基地,附屬康復醫(yī)院是國內首家通過國際康復質量認證委員會(CARF)認證的康復?漆t(yī)院;有14所非直屬附屬醫(yī)院、10所臨床醫(yī)學院,各類教學及畢業(yè)實基地逾百所。有康復、肛腸、脾胃、外科等8個國家臨床重點?疲17個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重點?、專病。屏山校區(qū)設立國醫(yī)堂醫(yī)院,為社會提供服務。學校擁有兩個校區(qū),共占地1030畝,各類建筑總面積34萬多方米,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多元,紙質圖書138多萬冊、電子圖書101萬冊。學校各類設施優(yōu)良,配備了現(xiàn)代化的教學、科研、行政、生活等設施,建設了富有中醫(yī)藥文化氣息的人文景觀,是一個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、文化濃郁的校園,被授予“全國中醫(yī)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”“全國綠化模范單位”“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”榮譽稱號,已連續(xù)七次被福建省委、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文明學校”榮譽稱號,連續(xù)兩屆被授予福建省“文明校園”榮譽稱號。推進節(jié)約型校園建設,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“節(jié)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”創(chuàng)建單位,獲全國“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”榮譽稱號。學校是大陸第一所招收臺灣學生,也是最早一批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中醫(yī)藥院校,形成了博士、碩士、學士、短期進修等多層次、多規(guī)格、多形式的對外對臺港澳教育格局,現(xiàn)有各類在校境外學生400名,在美國、澳大利亞、東南亞和臺港澳等地的校友已成為當地中醫(yī)藥界的骨干力量;學校率先建成福建省唯一一個海外中醫(yī)藥中心——“中國—菲律賓中醫(yī)藥中心”,先后舉辦了12屆海峽兩岸中醫(yī)藥學術研討會、12屆“海峽兩岸青年聯(lián)歡節(jié)?中醫(yī)藥傳統(tǒng)文化研營”等,與美國、德國、瑞典、芬蘭、丹麥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拉美及臺港澳等國家和地區(qū)的高等院校、科研醫(yī)療機構、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。在新的發(fā)展階段,學校以,秉承“大醫(yī)精誠,止于至善”的校訓精神,進一步更新觀念,開拓進取,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中醫(yī)藥為主體,多學科協(xié)調發(fā)展,服務“海絲”核心區(qū)和福建自貿區(qū),高水、有的一流中醫(yī)藥大學。(以上數據截止于2021年9月)
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重點專業(yè)有中醫(yī)預防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心理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基礎、臨床中藥學、中藥分析學、推拿學、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學、中醫(yī)急診學、內經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臨床、中藥化學、針灸學、中醫(yī)護理學、中醫(yī)康復學、中醫(yī)骨傷科學、中醫(yī)脾胃病學、中醫(yī)診斷學、方劑學、中醫(yī)文獻學、傷寒學、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、藥學、護理學、管理學、臨床醫(yī)學、中藥學、康復醫(yī)學、臨床醫(yī)學(康復醫(yī)學方向)、康復技術與藥物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臺、醫(yī)學影像技術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、康復物理治療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針灸推拿學、康復治療學、醫(yī)學影像學、中醫(yī)學(經典班)、中醫(yī)學(中醫(yī)骨傷方向)
| 序號 | 評級名稱 | 數量 | 專業(yè)/學科名稱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| 20 | 中醫(yī)預防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心理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基礎、臨床中藥學、中藥分析學、推拿學、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學、中醫(yī)急診學、內經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臨床、中藥化學、針灸學、中醫(yī)護理學、中醫(yī)康復學、中醫(yī)骨傷科學、中醫(yī)脾胃病學、中醫(yī)診斷學、方劑學、中醫(yī)文獻學、傷寒學 |
| 2 | 福建省A類高峰學科 | 2 | 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 |
| 3 | 福建省高原學科 | 2 | 藥學、護理學 |
| 4 | 福建省應用型學科 | 2 | 管理學、臨床醫(yī)學 |
| 5 | 福建省重點學科 | 2 | 中藥學、康復醫(yī)學 |
| 6 | 福建省重點學科 | 1 | 臨床醫(yī)學(康復醫(yī)學方向) |
| 7 | 福建省高校優(yōu)勢學科創(chuàng)新臺培育項目 | 1 | 康復技術與藥物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臺 |
| 8 | 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 | 17 | 醫(yī)學影像技術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、藥學、康復物理治療、臨床醫(yī)學、臨床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針灸推拿學、針灸推拿學、護理學、護理學、康復治療學、中藥學、中藥學、中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學 |
| 9 | 專業(yè)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| 6 | 針灸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護理學、康復治療學、中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學 |
| 10 | 卓越醫(yī)生(中醫(yī))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改革試點項目中醫(yī)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改革(“5+3”一體化) | 1 | 中醫(yī)學 |
| 11 | 卓越醫(yī)生(中醫(yī))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改革試點項目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改革 | 1 | 中醫(yī)學 |
| 12 | 專業(yè)建設點 | 9 | 醫(yī)學影像學、中醫(yī)學(經典班)、中醫(yī)學(中醫(yī)骨傷方向)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針灸推拿學、護理學、護理學、中藥學、中醫(yī)學(經典班) |
| 13 | 高等學校服務產業(yè)專業(yè) | 4 | 護理學、康復治療學、中藥學、中醫(yī)學 |
| 序號 | 專業(yè)層次 | 數量 | 專業(yè)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國家級 | 4 | 中醫(yī)學、針灸推拿學、護理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 |
| 2 | 省級(直轄市) | 3 | 中藥學、醫(yī)學影像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 |
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開設專業(yè)有公共事業(yè)管理(設衛(wèi)生管理、醫(yī)事法律、健康保險等3個教學模塊)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、健康服務與管理、藥學、藥物制劑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中藥學、制藥工程、市場營銷、康復治療學(閩臺合作)、康復物理治療、聽力與言語康復學、康復作業(yè)治療、針灸推拿學、護理學、中醫(yī)學(5+3一體化)、中醫(yī)學、中醫(yī)骨傷科學、臨床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、醫(yī)學影像技術
| 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(yè) | ||
|---|---|---|
| 院系名單 | 專業(yè)名稱 | 本? |
| 人文與管理學院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(設衛(wèi)生管理、醫(yī)事法律、健康保險等3個教學模塊) | 本科 |
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 | 本科 | |
| 健康服務與管理 | 本科 | |
| 藥學院 | 藥學 | 本科 |
| 藥物制劑 | 本科 | |
| 食品科學與工程 | 本科 | |
| 中藥學 | 本科 | |
| 制藥工程 | 本科 | |
| 市場營銷 | 本科 | |
| 康復醫(yī)學院 | 康復治療學(閩臺合作) | 本科 |
| 康復物理治療 | 本科 | |
|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| 本科 | |
| 康復作業(yè)治療 | 本科 | |
| 針灸學院 | 針灸推拿學 | 本科 |
| 護理學院 | 護理學 | 本科 |
| 中醫(yī)學院 | 中醫(yī)學(5+3一體化) | 本科 |
| 中醫(yī)學 | 本科 | |
| 中醫(yī)骨傷科學 | 本科 | |
| 中西醫(yī)結合學院 | 臨床醫(yī)學 | 本科 |
| 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 | 本科 | |
| 醫(yī)學影像技術 | 本科 | |
南京醫(yī)科大學康達學院福建
時間:2025-05-23 16:0:42武漢城市學院福建錄取分數
時間:2025-05-23 08:0:07云南理工職業(yè)學院福建錄取
時間:2025-05-22 09:0:17黎明職業(yè)大學是本科還是專
時間:2025-05-21 19:0:37
閩南科技學院是985還是211大學2023-09-14 16:36:44
三明學院是985還是211大學2023-09-14 23:26:28
南寧學院和荊州學院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-05-23 21:51:56
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的網絡工程專業(yè)分數線(附2020-最低分排名怎么樣)2025-05-23 21:50:42
忻州師范學院和廣西中醫(yī)藥大學賽恩斯新醫(yī)藥學院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-05-23 21:49:12
貴州高考排名在52050的文科類考生能報什么大學(原創(chuàng))2025-05-23 21:47:58
山東中醫(yī)藥高等?茖W校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(fā)及EMS快遞查詢2025-05-23 21:46:49
杭州師范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-05-23 21:45:43
山東高考排名在240500的考生能報什么大學(原創(chuàng))2025-05-23 21:44:18
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(yè)分數線(附2020-最低分排名怎么樣)2025-05-23 21:43:05
南京財經大學和湖南中醫(yī)藥大學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-05-23 21:41:37
河北北方學院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(yè)分數線(附2020-最低分排名怎么樣)2025-05-23 21:40:25
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在福建錄取分數線是多少?最低位次排名2025-05-23 21:39:18
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-05-23 21:38:04
西南民族大學怎么樣,真實評價好不好2023-09-21 05:43:42
濟寧醫(yī)學院怎么樣,真實評價好不好2023-09-13 16:39:53 


